印遇龙院士。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摄
印遇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动物营养学家。长期从事猪营养代谢与调控研究,创建了猪生态养殖技术体系,解决了国际猪营养学和饲料科学研究与应用中的许多重大技术难题,推动着中国生猪全产业链不断升级发展。
一身运动装,“扎”在电脑旁,时不时接起电话与对方商量……6月15日下午,记者走进印遇龙的办公室,他正忙得不亦乐乎。
“猪粮安天下”。印遇龙已用了40余年时间,探索“猪猪”的营养“密码”,执着于“如何养好一头猪”。虽已年过花甲,他依旧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聊到养猪就眉飞色舞。
今年6月9日,印遇龙主持的“天府工作室”在长沙县金井镇揭牌,正式开启对大围子猪的探索,寻找其适宜口粮及饲喂方法。
“不止于此!我们要开发一款湖南地方猪基因组育种液相芯片。”他告诉记者,现在不仅要养好猪,还要育好种。“这个新动作一旦落地湖南,将搭建起地方猪基因组选择应用策略研究及技术平台,进一步提高地方猪种瘦肉率,降低料肉比,为地方猪全基因组选择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目前,我国有76个地方猪品种,占世界猪品种总数的34%,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猪种质资源。几十年风雨兼程,我国生猪种业已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现在正向“好不好”发起冲击。除了挖掘湖南地方猪资源,印遇龙带着团队还将目光瞄向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这个刚刚踏上乡村振兴征程的偏僻小地。
“过去,这里习惯养殖以当地品种滇南小耳猪为主要育种素材的杂交猪,存在遗传不稳定性。要帮助农民致富、产业振兴,还得靠过硬的技术支撑。”印遇龙说。
在他的规划里,这款名为“澜沧黑猪”的科研项目,将力争再用四五年时间,培育出耐粗饲、肉质细嫩有风味、抗病力强、繁殖性能好、饲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的新品种。“育种、养猪的过程,是漫长的等待,但我只争朝夕,希望当地农民能早日靠养猪致富。”印遇龙对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我们还正开展母乳与生命早期营养研究。”他告诉记者,团队目前已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原来,“猪猪”在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和大脑发育方面和人具备高度的相似性,是非常有价值的生物医学模型。印遇龙团队已展开实验,助力于破解当前婴幼儿免疫和消化系统脆弱的难题,开发专用的功能性食品,以精准营养构筑婴幼儿肠道免疫的“城墙”。
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即将到来,这位“养猪院士”充满期待:“希望大家在交流研讨中碰撞出新的火花,更希望所有人看到如今湖南科研力量的崛起与变化!”
(原载于《湖南日报》2022-06-23 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