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动物福利科学大会在重庆开幕。本届大会由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重庆国康动物福利科学研究院以及西南大学共同主办,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养猪科学重点实验室承办,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动物福利专家、学者和从业者200余人参与。
农业农村部原国家首席兽医师、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理事长李金祥在致辞中指出,畜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推动动物福利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路,要为全球动物福利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重庆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副书记陈勇表示,重庆将动物疫病防控、兽药饲料监管、畜禽屠宰管理及养殖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中国国情和重庆实际的动物福利改善路径。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黄思扬称,将动物福利的理念与实践融入科技创新的全过程,截至目前已抢救性保护15个濒危地方猪种,成功保护“国宝”荣昌猪资源并赋能其品牌价值跃升至55.95亿元,制定专属地方猪的营养标准和调控技术,创制出国内生猪领域首个获国家批准使用的免疫调节肽饲料添加剂产品“腺苷七肽”,实现了生猪优质的健康和生理福利。
开幕式上,授予了中国圣牧有机奶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动物友好型农场等级评价标准》标杆企业”称号,授予了宜宾市友德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动物友好型屠宰场等级评价标准》标杆企业”称号。同时,还举行了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非笼养蛋品交付中心成立仪式。
开幕式后,全国畜牧总站原党委书记时建忠等5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主旨报告。院和中心专家在下午的第四届生猪福利科学论坛上分享交流。
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何智博士分享了猪舍福利化智能清粪机器人研究与应用。他表示,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清粪机器人存在缺乏结合猪舍清粪场景的专用算法、无法对清扫效果量化、猪群之间的相互干扰情况不明确等问题,应对清粪结构设计机型差异化研发与试验,开展大量现场应用和动物试验以减少猪只应激。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研究员郭宗义介绍了非福利养猪行为及后果。他认为,非福利养猪行为对猪只福利、食品安全、行业经济、生态伦理和法律带来多维度风险。行业需从低成本压缩转向尊重生物学特性,通过福利化方案实现养殖可持续、食品安全和行业盈利的三方平衡。
本届动物福利科学大会期间,还举办了家禽、反刍动物、肉羊、水产动物等领域福利科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