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果名称
龙民黑猪培育及配套养殖技术研发
二、主要完成单位
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东北分中心(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等)、伊春宝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三、成果简介
针对消费市场急需高品质猪肉、地方猪资源保护利用急需出路的现实问题,对民猪抗寒特性和优异肉品质特性进行了深入解析;发现了2个提升肉品质分子标记、研发了“民芯一号”液相育种芯片;以民猪、巴克夏猪和松辽黑猪为素材,利用上述新技术新方法,同时结合常规育种技术,培育出肉质优良的龙民黑猪配套系(农01新品种证字第38号)。龙民黑猪配套系日增重656g,达100 kg 体重日龄180.3 天,比民猪少92 天,瘦肉率58.6% ,比民猪高10.95个百分点。与同类型配套系相比,主要生产性状指标均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尤其肌内脂肪含量高达4.23%,在15年来国内培育猪品种(配套系)中位居第一。研发了龙民黑猪配套养殖技术,包括发酵饲料饲喂、林下放养补饲、中草药抗病保健及胴体精细分割等系列技术,构建了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显著提升了龙民黑猪肉品质和生产效益。获授权专利62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6件,国际专利23件),软件著作权6项,企业标准4项;出版著作7部,发表论文178篇(包含SCI论文72篇)。
四、创新点与成果水平
1.创建了育种分析预测模型,研发了“民芯一号”和肉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新技术新方法,为民猪的高效定向育种打下技术基础。
2.培育出优质高效的龙民黑猪配套系,填补了黑龙江省40年生猪育种空白,是我国15年来重要肉质指标肌内脂肪含量最高的培育猪种,是国际上首个以民猪为育种素材的配套系。
3.该成果获2023年度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五、推广应用与前景
目前已在黑、吉、辽等12个省市建立了龙民黑猪推广基地,支撑企业创立了巴民壹号、雪猪等7个黑猪品牌。通过龙民黑猪选育模式的建立,促进母系母本民猪的保种保护工作,建立3个民猪资源保种场(其中1个获批省级民猪保种场)和2个民猪育种场。民猪的群体数量大幅度提高,祖代猪数量提高到2200头以上,以龙民黑猪养殖带动精准扶贫累计帮扶1667户,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近三年出栏龙民黑猪三个专门化品系、巴民猪、商品代猪19.8万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1.99亿元,以产业开发促进品种保护,取得很好的品种保护效益。
六、支撑材料

